2024 SDG 17

17.2.1 與非政府組織和政府在永續發展目標政策方面的關係

臺師大積極參與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在永續發展目標的政策制訂,本校教師透過擔任政府相關部門的成員或執行政府計畫,參與政府永續發展目標政策的制定,積極推動永續發展。

1. PASSION創新教學模組:本校重視偏鄉地區教育品質,與教育部合作推動PASSION創新教學模組:「適性診斷,篩選分流,以及全方位教學培育」,提供偏鄉教師完善的支持。合作學校能夠運用診斷工具,有效掌握學習現況與盲點,作為教學參考,並建立長期資料庫。在科學評量基礎上,提供適性教材,並以增能工作坊、密集觀課與學科交流等,協助教師提升教學品質。目前已診斷海內外學生87,508人次、開辦1,419班國英數扎根班、服務扎根學生11,115人次,並增能教師3,680人次。112年於實踐場域,共協助診斷學生3,103人次,開辦352班國英數扎根班、服務扎根學生2,217人次,增能教師331人次。並將PASSION扎根教學模組由學扶助課程延伸至日間課程,強化偏鄉合作學校整體教學效能。

2. 成立跨域科技產業創新研究學院,培育高階人才: 臺師大呼應國家政策,結合科技與工程學院、理學院的研究能量,與12家企業技術資源,合作成立「跨域科技產業創新研究學院」,設置AI跨域應用、綠能科技與永續治理等兩個研究所,以培育具備前瞻視野的綠能人才,研究學院將和產業界共同建立跨域綠能應用平臺,讓綠電參與制度能夠更健全,也協助臺灣在淨零轉型的道路上走得更穩健。

3. 「科學X永續」列車: 響應聯合國基礎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國際年(IYBSSD),臺師大科教所與國科會、數十位學術專業諮詢團隊一同規劃辦理「科學X永續」列車,藉由通勤及交通的可觸及性,以及響應淨零排碳搭乘的行動,引發全國民眾對於基礎科學促進永續發展之關注;並透過彩繪車廂讓民眾感受科學家與民眾的對話、偏鄉與城市的共好、海洋與陸地的關到人類向大自然取經的多元方式,藉此提升全民對基礎科學的重視、正視人才的培育、關心生活周遭科學議題並採取適當的行動與正確的態度,以達到與社會共融和自然共榮的永續發展目標。

17.2.2 關於永續發展目標的跨部門對話

師大透過舉辦或參與政府或非政府組織的會議,實踐跨部門對話,為全球永續發展提供有效的策略和解決方案,促進永續發展目標實踐。

1. 台美永續發展與人工智慧論壇  

  • 合作對象: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美國在台協會、國立中山大學等
  • 目的成效: 響應聯合國「基礎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國際年」(IYBSSD),舉辦一系列論壇,領域涵蓋生態永續、人工智慧、永續科普教具等,提供一個深入學術交流的機會,並促進跨域合作和多向互動。

2. 師大大師智慧樂活技術交流論壇

  • 合作對象: 臺師大研發處產學營運中心、新加坡學者、企業高階主管
  • 目的成效: 響應國科會舉辦的「高齡科技產業策略會議」跨部會會議,本校憑藉多年在「科技」與「人文社會」領域的跨學科技術深耕,透過本次論壇促進跨系、跨院、跨校及跨國的技術交流,讓學術界與產業界接軌,推動產學合作與技術商業化的發展。

17.2.3 透過參與國際合作蒐集相關數據,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臺師大與國際組織合作,透過舉辦、參與國際研究計畫和研討會,共同蒐集相關數據。

發現西邊界流隨全球暖化增強

  • 合作對象: 臺師大地科系、臺大地質系、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美國多所大學的教授及博士後研究員等。
  • 研究成果: 揭示大氣與海洋之間的緊密動態關係,及其對於區域和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也為大尺度氣候模式提供寶貴的驗證,更有助於推估全球暖化下的未來氣候狀態。

17.2.4 永續發展目標最佳實踐的協作

臺師大藉由與國際組織合作和國外學校交流研究,共同研發實踐永續發展目標的創新方案和見解。2023年臺師大與境外大學校院新/續簽署學術合作協議計67校、105件合約。

1. 韓國成均館大學FMBA看見臺灣永續發展未來

  • 合作對象: 韓國成均館大學FMBA、TAISE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臺電大樓、慈濟基金會等企業
  • 活動成果: 臺師大教授與成均館大學學生共同探討永續發展的定義、國際框架、SDGs及企業永續等議題,並安排一系列企業訪查,促進雙方學術與實務交流,建立永續合作。

2. 從臺灣到印尼:臺師大地理系拓展國際視野,實踐永續理念 

  • 合作對象: 台師大地理系、印尼加查馬達大學(UGM)及三寶瓏公立大學(UNNES)。
  • 活動成果:本校地理系學生實地考察印尼並深入當地社區,與UGM和UNNES的師生共同探討永續性挑戰的解決方案,不僅加強了兩校之間的學術聯繫,也讓學生對永續發展有更深刻的認識、培養解決問題和跨文化溝通能力。

17.2.5 與非政府組織合作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臺師大與非政府組織合作,透過學生志願服務(Student Volunteering Programmes)、研究(Research Programmes)、教育資源開發(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等方式,實踐永續發展目標。

1. Research programmes

  • 保誠師大永續智造所: 為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本校地球科學系與保誠人壽攜手合作,成立「保誠師大永續智造所」,聚焦在氣候變遷對環境和健康的影響。透過此次合作,本校與保誠人壽結合科學研究與企業的需求,培育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推動企業永續的發展,以便針對氣候變遷進行具體的行動。

地科系與保誠人壽產學合作計畫
  • 金門地方創生與青創培力計畫: 臺師大與金門大學、海洋大學在內的大學資源,發展地方創生學程,一方面引導學生投入「全球在地」的理論視野及實務學習,一方面善用金門傳統文化豐厚資源及地方產業的既有基礎,研擬社區振興的行動策略及方案。並與當地政府官員合作,於汶萊、馬來西亞等地推廣文化活動。
  • 打造「AI多媒體與智慧物聯網」實驗室: 臺師大跨域科技產業創新研究學院與全球頂尖的網路與多媒體晶片大廠瑞昱半導體,攜手打造「AI多媒體與智慧物聯網」實驗室,產學合作提供相關整合課程,以強化人力資源生態系統,提高產業競爭力,培養更多半導體人才。

2. Student volunteering programmes: 

  • 全人教育中心USR計畫實踐:本校至2010年成立「全人教育中心」,融入永續發展教育(ESD)、推廣永續發展目標(SDGs),提供學生自由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培養全人素養,促進學生自我實現,並透過服務學習課程,進行人力培訓、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全人教育中心與61個社區夥伴、相關機構與產業以及國內外非營利組織合作,打造高齡者數位包容長健學苑計畫,包含跨領域數位包容課程、科技檢測、創齡方案、運動保健、營養健康、心理健康等課程,2023年共1,119人次學生投入服務,合計10,963人次高齡者受惠。【佐證】USR計畫合作單位打造高齡者數位包容智慧長健學苑計畫
  • 學生社會服務隊: 課外活動指導組輔導學生社團於寒、暑假期間舉辦各項服務活動。各地區同鄉校友會、各系學會及其他性質社團組成共計46支各類型服務隊,至全臺各地進行社會服務工作,將服務大愛散播至全國各地。
  • 華語伴學計畫: 本校自2023年起與慈濟國際青年會合作,推出「滿納海的承諾」- 敘利亞難民華語文伴學計畫,招募18-35歲青年運用本校創新的華語教學平台與遠距教學配套,陪伴敘利亞難民學生線上學習華語。
  • 境外生融入台灣文化活動: 臺師大國際處與國際青年服務隊於2023年共同舉辦了四場活動,旨在幫助境外生更好地了解台灣文化及師大校園。

活動名稱

活動目的

活動時間

參與人數

志工人數

國際文化節「航海時代.航向無限」

凝聚來自各地的學子,使大家無畏眼前的強勁風浪,勇於航向未知的大海,開啟嶄新旅程

2023年3月28日至3月29日

600人

25位

境外生畢業晚會

幫助境外生在畢業前夕增添美好回憶,為師大的旅程劃下完美句點

2023年5月22日

180人

20位

境外生迎新晚會「老街‧新生

協助境外生快速熟悉校園環境及融入台灣文化,透過輕鬆的活動方式,拉近彼此距離,同時增進境外生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在師大的情感連結

2023年9月28日

120人

16位

境外生耶誕聯歡晚會

藉由一連串有趣的耶誕活動及抽獎,使境外生雖身處他鄉,也能感受熱鬧氣氛,一解思鄉之情

2023年12月8日

200人

45位

3.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 綠芽教師: 本校與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出版第16期 「綠芽教師」,提供永續主題的教學資料,涵蓋國際視野、在地故事、環境心旅、永續標竿等多元內容。
  • 人文科普類型播客節目《饅頭共生宅》:本校英語系戴宇呈副教授建立人文團隊,共同規劃一季的人文科普類型播客節目《饅頭共生宅》,將抽象學術概念轉化成大眾語言,推廣美國奇哥娜研究在臺灣的能見度。

17.4.1 促進永續發展目標教育的承諾

臺師大透過加入聯盟、國際社群,以及將永續發展目標設為本校學生的核心能力之一,將永續發展目標融入課程中,確保全校學生在永續發展目標的學習。

1. 臺師大自2022年與台灣9所大學共同成立「臺灣永續治理大學聯盟(Taiwan University Alliance for Sustainable Governance) 」,藉由建立聯盟交流網絡,共享臺灣情境之大學永續治理相關資訊與知識,攜手邁向永續發展目標。

2. 為促進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優質教育之達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師培教育重新導向永續發展小組(UNESCO Chair in Reorienting Education towards Sustainability)、加拿大約克大學教育學院Charles A. Hopkins教授領導之全球性計畫,與本校簽訂合作備忘錄,並加入「國際師資培育學校網絡 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TEI)」,以及「2030年永續發展教育框架 ESD for 2030 Framework」下之「原住民族永續發展教育 #IndigenousESD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等學術社群,連結全球頂尖師培教育之高等教育機構。

17.4.2 開設永續發展目標課程

本校111學年度開設環境與永續發展相關課程計有1,374門,1,629班,此外,另設立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以培養專業人才,推動永續發展研究、設有環境監測與防災學分學程,培養學生應對環境變遷與災害風險的能力、設有PASSION偏鄉優質教育學分學程,致力於提升偏鄉地區的教育品質,促進教育資源均等化。

1. 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

開課學期

科目名稱

修課人數(人)

111-1

生態文化教育專題研究

4

111-1

環境教育質化研究法

12

111-1

永續發展專題研究

8

111-1

環境社會學

20

111-1

企業管理與永續發展

24

111-1

環境教育研究

21

111-1

生態環境影響評估

10

111-1

環境科學

18

111-1

環境資訊與空間視覺化

4

111-1

專題討論(一)

19

111-1

專題討論(三)

18

111-2

環境教育實務實習

17

111-2

全球環境問題專題研究

9

111-2

環境行為學

14

111-2

環境教育課程設計

16

111-2

環境經濟學

5

111-2

防災教育

4

111-2

研究方法

22

111-2

碳管理

30

111-2

永續區域規劃與管理

11

111-2

永續金融

14

111-2

永續管理研究

7

111-2

專題討論(二)

25

111-2

專題討論(四)

17

小計

28門

349人

開課學期

科目名稱

修課人數(人)

111-1

環境教育概論

24

111-1

災害防救法規與體系

22

111-2

環境倫理

30

111-2

環境教育教材教法

15

小計

4門

91人

開課時間

課程名稱

修課人數

111/12/24-112/1/14

企業ESG趨勢與執行研習班


34人

ESG前瞻議題:氣候、自然、綠電與金融



17.4.3 舉辦永續發展目標之推廣活動

臺師大舉辦永續發展目標之推廣活動,提供校友、社區民眾、弱勢群體參與。主題有偏鄉教育、銀齡樂活系列、新住民華語學習等,推廣受益人次突破萬人。

1. 深耕偏鄉教育

  • 活動目的與內涵: 提供適性教材,並以增能工作坊、密集觀課與學科交流等,協助教師提升教學品質。
  • 活動成果: 112年於實踐場域,共協助診斷學生3,103人次,開辦352班國英數扎根班、服務扎根學生2,217人次,增能教師331人次。並將PASSION扎根教學模組由學扶助課程延伸至日間課程,強化偏鄉合作學校整體教學效能。

2. 打造高齡者數位包容智慧長健學苑計畫

  • 活動目的與內涵:導入智慧檢測科技,促進高齡者自主管理健康,以及推動線上實體混成的數位課程。
  • 活動成果: 2023年辦理高齡健康身心樂活系列課程共339場,合計8,597人次參與。

3. 臺灣心連新

  • 活動目的與內涵: 109年至112年間,藉助華語文與科技研究中心所研發之兩項數位資源SmartZhuyin智慧•注音平台」和「eMPOWER 華語文全字詞教學平台」,輔導新住民二代學生。
  • 活動成果:接受輔導的學生來自42個國家與186所中小學學校,112年度服務人次共10182人次。

17.4.4 永續素養

臺師大積極提升學生對永續議題的理解與參與,透過定期的永續素養調查與評估,深入了解學生在永續議題上的認知盲點與不足之處。透過這些數據,學校能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宣導,加強學生在特定領域的認知,並引導他們更全面地思考環境、社會與經濟的永續發展議題。

1. 2023新生環境素養調查

本校永續發展中心至2021年起,每年於新生訓練期間進行「環境素養調查」,旨在評估學生對永續發展與淨零排放等議題的認知、情感,以及實際參與的永續行動。2023年調查結果顯示,學生的永續素養處於中等水準,在實踐方面,約60%的學生已養成自備環保杯的習慣,且30%曾參與淨灘活動,展現出一定的永續行動力。

2. 永續發展目標素養調查

臺師大永續發展中心在「暖日永續節」期間設置了市集攤位,邀請學生參與「永續發展目標素養調查」,藉此提升學生對永續發展議題的關注。2023年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對永續發展17項目標有基本認識,但對於SDG1(消除貧窮)議題的認知相對不足。針對這些差異,未來將投入更多教育資源與活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社會議題的關注,促使他們更全面地掌握永續發展的多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