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SDG 10

10.2.1 第一代就讀大學的學生的比例

依據OECD統計,2020年各國25-64歲人口高等教育比率之平均值為40%,該年底臺灣已達54%,顯示臺灣民眾受高等教育比例頗高。以此為背景,本校2023年學士班新生計有1,829位,其中為直系親屬中第一個上大學的學生計有259位,佔全校新生14.16%。

 

2022

2023

大學生學生總數

14,030

14,080

新生數

1,855

1,829

第一代就讀大學的學生數

263

259

第一代就讀大學的學生比例

1.87%

1.84%

第一代就讀大學的生比例

14.17%

14.16%

10.3.1 來自開發中國家的國際學生的比例

1.本校111學年度上學期國際學生總數(含外籍生、僑生、陸生)共計1626名;下學期國際學生總數(含外籍生、僑生、陸生)共計1519名。另外,來自開發中國家的國際學生總數,111學年度上學期共810位,下學期共計743位。

參考資料:世界銀行認定低收入國家世界銀行認定中低收 入國家

2.本校提供多元管道,為發展中國家學生提供經濟支援,例如圓夢育才助學金,提供外籍生獎助學金,2023年透過圓夢育才助學金共補助207位學生,共2,070,000元,111學年度來自中低收入國家且領獎助學金之國際學生共計333位。

 

總學生數

國際學生數

開發中國家國際學生數

來自開發中國家的有領學金的學生數

111學年度

14080

1519

743

333

10.4.1 身心障礙學生的比例

本校多年來穩定招收身心障礙學生,統計至112學年度下學期,本校身心障礙學生人數共計104人,同年度學生總數共計15,529人,身心障礙學生比例為0.6%。

 

111學年度

112學年度

身心障礙學生數(人)

150

158

學生數(人)

14030

14080

身心障礙學生比例

1.06%

1.12%

10.5.1 身心障礙教職員的比例

統計至2023年1月,本校教職員工共3,785人,其中身心障礙教職員加權計算人數為158.82人,佔總人數4.17%。參考資料:112年度各單位應進用身心障礙人數一覽表

 

111學年度

112學年度

身心障礙教職員數(人)

150

158

教職員數(人)

3734

3785

身心障礙教職員比例

4.01%

4.17%

10.6.1 無歧視入學政策

本校制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要點」,根據其中規定(第四條),落實本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對此,可以本校112學年度在學學生(包含學士班、研究所)女性共8299位、男性共7458位,男女比=1.11的比例之數據證明。參考資料: 112學年度在校生人數統計表



10.6.2 代表性不足學生入學的落實追蹤

本校提供經濟或文化不利等弱勢學生多類入學管道,由教務處註冊組、研究生教務組每年統計招生名額、錄取人數及註冊人數,並逐年建立資料庫,了解經濟或文化不利等學生入學情形。111學念度,經濟與文化不利學生占大一新生比例17.96%。

入學管道

代表性不足學生類別

招收人數(人)

註冊人數(人)

繁星計畫

一般生

282

272

原住民外加名額

原住民生

61

40

離島生外加名額

離島生

28

21

身心障礙甄試

身心障礙生

36

19

晨光計畫

經濟不利(中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文化不利(新住民二代)

54

12

總計

461

367

10.6.3 進入大學招募代表性不足的群體

1.本校依循法規,鼓勵各單位進用代表性不足之教職員工,相關政策如下:

(1). 身心障礙人員進用:各單位需依「進用身心障礙人員執行方案」進用總人數3%以上的身心障礙人員,並優先徵詢身心障礙學生擔任工讀,以確保其權益。本校112年已超出3%的比例,進用身心障礙者為校內員工。

(2).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組成需遵循任一性別比例為三分之一的原則。

2.本校更依循個方案招收代表性不足的學生:

(1). 晨光雙管道入學計畫:為扶助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每年提供54名優先錄取名額,並關注身心障礙學生升學,提供近40名甄試名額,特教中心資源教室協助學生完成學業。

(2). 宿舍分配政策:外籍生、僑生、身心障礙學生及持有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證明的學生可優先進行宿舍分配及入住。

10.6.4 反歧視政策

本校已制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要點」與「性別歧視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與處理辦法」,長期推動性別平權觀念、加強性別平等教育,促進性別地位平等,並保障所有教職員工生擁有安全、平等受教與工作之機會與環境。

另外,本校為防治性騷擾,訂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性騷擾防治申訴及調查處理要點」等相關規定,更設置申訴專線、傳真、信箱等服務,維護師生相關權益。

10.6.5 大學多元化官員

本校由人事室、學生事務處、教學發展中心、國際事務處等行政單位主掌多元、公平權益等單位的發展與成立,並推動相關活動及計畫的發展:

  1. 人事室:成立學生、教師、職工申訴評議委員會,保障所有教職員生之權益,包括歧視及不公等情事;推動員工協助方案實施計畫,藉由多樣化協助措施,建立溫馨關懷工作環境。
  2. 學生事務處:成立並運作原住民學生資源中心,提供原住民族學生各項支持服務。
  3. 教學發展中心:主責學生課業輔導員學習獎勵方案、課業輔導學習社群計畫、晨光學習輔導計畫、新生學習適應調查等等方案。
  4. 國際事務處:提供外國學生各項支持服務。

另外,校級單位包含校務會議常設委員會、特殊教育中心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共同教育委員會、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共同負責校園重要事務,實質提升教職員工、學生之權利,並提供代表性不足之人員相關支持服務。

10.6.6 對代表性不足族群的支持

1.本校學務處生活輔導組結合各系所、國際事務處等資源,提供代表性不足族群生活安頓方案,提供學雜費減免、就學貸款、弱勢助學金、校內住宿優惠、生活助學金、校內外多種獎助學金、急難慰助金及學生團體保險等申請,以利學生安心就學。2023年服務19,138人次,共計2億1,473萬9,238元。參考資料:生活安頓方案統計表

2.本校擁有全方位學生輔導的三級輔導機制,針對擁有身心狀況之學生個案諮商管理服務:

個案類型

多元性別

身心障礙

原住民

外籍生

交換生

陸籍生

僑生

人數(人)

2

9

12

24

4

14

64

人次(人)

15

79

63

135

13

113

350

除了擁有身心狀況學生之個案諮商管理服務,也服務更多不同需求類型,針對同志舉辦1場出櫃經驗支持工作坊,共計參與2人次,針對境外生舉辦1場跨文化適應成長團體,共計參與34人次。提供以下類型學生高關懷與危機學生個案管理服務。參考資料:代表性不足族群之團體工作坊及海報

個案類型

多元性別

身心障礙

原住民

外籍生

交換生

陸籍生

僑生

人數(人)

4

13

10

24

13

7

61

人次(人)

37

71

40

182

54

35

306

3.本校透過「學生課業輔導員學習獎勵方案」及「課業輔導學習社群計畫」,協助學習困難或有特殊學習需求之學生,並藉由學系教師、專責導師及課輔員交流分享輔導過程,進而優化輔導成效。2023年課輔員方案受輔學生共計74人,涵蓋19個系所;課輔社群計畫共計補助18個社群,受輔學生240人,涵蓋9個系所。

4.本校 「晨光學習輔導計畫」,提供弱勢學生額外的學習機會,藉由參與教師課程、研究或協助教師社群紀錄,與教師直接互動,除了瞭解教師研究領域、教學方式,亦可從中反思、試探自己的生涯可能。2023年受輔學生人次共計5人,涵蓋4個系所。

10.6.7 無障礙設施

本校長期致力於改善校園無障礙設施,以達成無障礙環境檢驗標準,相關工作包括:

1. 總務處公告校園無障礙地圖及校內無障礙設施,方便校內身心障礙教職員生,甚至校外人士,查詢並享受無障礙校園環境。

2. 總務處每年持續檢視、維修與改善校園無障礙設施,2023年新增修繕科工學院斜坡、電梯、女一舍刷卡機、美術系五樓電梯出口門檻、電梯扶手、英語系視聽教室進出動線、教育大樓無障礙廁所門縫隙等等無障礙設施。

3. 人事室依據教育部「身心障礙教職員工資源盤點參考指引」盤點身心障礙教職員工於職場上可運用之校內外支持資源,並建立資源彙整表,主動提供教職員工參考運用,透過設立校內單一窗口即時提供協助。

4. 健康中心提供拐杖及輪椅借用服務,方便有需求之教職員生隨時借用。

科工學院斜坡及電梯改善

女一舍刷卡機位置改善

美術系電梯出口門檻、五樓電梯扶手

英語系視聽教室進出動線改善

教育大樓無障礙廁所門板縫隙過大

10.6.8 身心障礙支持服務

1. 本校特殊教育中心歷史悠久,自1974年創立之今,致力於特殊教育相關研究、諮詢、輔導及推廣。特殊教育中心資源教室提供之學生個別化支持服務,包含學業輔導、心理輔導、生活輔導、生涯輔導等共3234人次。2023年召開156場個別化支持服務計畫會議,總服務人數共495人,提供28名身心障礙學生生活照顧與活動等共960小時。除此之外更透過研究、推廣計畫為身心障礙族群提供更加多元及創新的支持服務。參考資料:112年度資源教室成果報告

2. 本校採取多元措施,全面支持身心障礙學生。2023年本校獲得教育部「大專校院招收及輔導身心障礙學生工作計畫」補助,經費逾新台幣380,000萬元,共19人。這些資金用於提供多元輔導和評估服務,幫助學生擬訂個別化支持計畫、適應校園生活、解決心理、學業、社會及就業問題。

3. 本校學生宿舍管理要點規定,外籍生、僑生、身心障礙學生及低收入戶學生可優先分配宿舍,確保他們能有安全、便利的居住環境。通過這些措施,本校全力協助身心障礙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實現教育公平。

資源教室服務流程

10.6.9 身心障礙可及性方案

本校特殊教育中心資源教室提供多元服務,包括課業輔導、學習策略課程、服務學習課程、筆記抄寫員、個別晤談、心理諮商、生涯與轉銜輔導,以及協助生活照顧與活動等。2023年,特教中心提供學業輔導2,464人次、心理輔導557人次、生涯與轉銜輔導213人次;聘用協助同學79名、身心障礙學生接受服務人數共46名,總計3,124小時。

此外,本校與政府合作設置「適應體育發展中心」,開設適應體育課,讓身障學生也能享受運動,受惠學生共43人。

適應體育發展中心揭牌

10.6.10 身心障礙合理調整政策

本校依身心障礙學生需求,提供下列合理住宿方案:

1.弱勢學生助學計畫提供校內住宿優惠,補助範圍校區各宿舍,不限住宿費價位高低,全額補助。

2.學生學習評量調整、教材轉換、適應體育課程、輔具服務、無障礙寢室、交通補助及獎補助金等服務。

3.2023年提供學習評量調整170人次、教材轉換50人次、修習適應體育課程43人、利用學習輔具64人次、利用無障礙寢室36人次;補助交通費5人次,計21,600元;提供64名身心障礙學生獎助金、28名身心障礙學生圓夢育才助學金,計1602,000元。

參考資料:

  1. 弱勢學生助學計畫-校內住宿優惠
  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教中心資源教室服務項目
  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圓夢育才助學金要點

10.6.11 反騷擾政策

本校由人事室及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制定反騷擾政策。人事室制定《性騷擾防治申訴及調查處理要點》,此法規範範圍包含教職員工及學生,適用性別工作平等法與性騷擾防治法,本校更規定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教職員工以公假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加強員工性別平等觀念。

本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推動校園性別平等觀念之建立,防範與處理性別歧視、性侵害、性騷擾事件之發生,以保障教職員工生的權益,制定性別事件處理流程,其中包含性騷擾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調查申請書、各類性別事件告知單、系所處理校園性別事件標準作業流程等等,致力於安全之教育環境。

校園性侵害或性霸凌事件處理流程圖
本校性騷擾防治申訴及調查處理要點
歡迎教職員工及師生參與性別平等講座